欢迎访问云南对口升学招生网,可免费咨询国控医学专业三校生对口升学招生一站式平台! 关注我们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简章

保剑锋 127

原标题: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简章

  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数十个,有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

  云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负责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中医药非学历教育的社会服务类培训。学院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坚持依法依规治理,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公益属性,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终身教育学习平台,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

  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属国民教育系列,教育层次完整, 开设了高中起点升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三个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傣医学等多个专业,所设专业均经国家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为方便基层中医药在职从业人员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学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我院先后在全省16个州市建立了38家教学点,目前在校学生7700余人。

  中医药非学历教育的社会服务类培训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以突出“实际、实用、实效”为导向,自2010年起,承办了云南省“中医全科医师”“中医临床骨干培训”“西医人员学习中医”“护理人员学习中医”等多项培训,并与各级政府部门、红十字会等单位合作,承办“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等培训班。

  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省内中医药从业者在职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工作的主阵地,及中医爱好者寻求健康、参加养生保健培训的重要基地。

  欣逢盛世,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云南省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八大重点推进产业之首,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昆明被批准设立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学校将顺势而上、乘势而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围绕云南三大战略定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

     一、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考: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不得报考)。身体健康,符合报考条件,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

  3.云南户籍公民;非云南户籍考生持有云南省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期内居住证。年满18周岁(2004年12月31日前出生)。

  4.报考高中起点本、专科的考生应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

  5.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本科结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且证书可在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查询认证。未能在学信网查询认证的,应提供与本人信息一致的学信网出具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2002年以后毕业的往届生)或学历认证报告(2002 年以前毕业的往届生)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籍状态为毕业状态)。

  (二)按教育部、卫生部规定,报考成人高等学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除具有报考各类层次需要的学历证书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临床类专业的人员,应当满足以下三种条件之一:

  (1)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

  (2)取得国家认可的普通中专及以上对应专业学历;

  (3)取得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具有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证书。

  2.报考护理学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护士证书。

  3.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的人员应当从事卫生医药行业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4.考生报考的专业原则上应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

  5.报考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毕业后所获得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只能作为学历依据,不能作为参加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考试的依据。

  6.在中国定居并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外国侨民,香港、澳门、台湾考生按省招考院文件规定在州市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确认点确认,确认时还需携带有效期内的居住证。学历认证报告获取办法可登陆“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

  注:报名时考生必须将所要求的执业资格证书扫描上传到报名系统,并签署诚信承诺书。

     二、关于学位申请

  根据云中校教字〔2019〕29号文件规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具备以下条件可申请学士学位:

  1.较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高中起点本科学生累计补考门次在三门(含三门)以下;专科起点本科学生累计补考门次在两门(含两门)以下;全部课程平均成绩达70分及以上者,或者全部课程平均成绩绩点达2.0及以上者。

  3.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毕业实习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者。

  4.获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毕业证者。

  5.符合《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实施细则(2019年修订)》中的成绩通过标准者,或者取得

 

  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三级(PETS-3)及以上合格证书者。

  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傣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护理学、中药学、药学、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其它专业本科毕业生可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流程

  1.报名时间:9月2~9日。报名分为注册报名、资格审核、网上缴费3个步骤进行。

  注册报名时间:9月2日9:00~7日18:00。

  资格审核时间:9月2日9:00~8日18:00。

  网上缴费时间:9月2日9:00~9日18:00。

  考生报名时必须填写真实姓名、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以免影响本人的录取和投寄录取通知书。

  2.报名方式:考生登录云南省招考频道(www.ynzs.cn)网站,通过“云南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填报志愿。所有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以及各类申请免试入学的人员,均须按时进行报名。逾期不再补办报名手续。

  3. 报名流程:考生登录报名网站填写基本信息、志愿信息、上传证件照及身份证照片并通过身份认证后,按照提示上传材料,根据考生类型等待确认点网上审核或到现场确认。

  以下4类考生还须到现场确认:网上审核不通过的考生和申请免试入学、申请照顾加分(不含年满25周岁加分和民族加分)、报考专升本学历网上验证未通过、网上审核不通过等。

  确认点通过网上审核或现场确认的方式审核考生上传材料是否真实有效,省招生考试院会同公安部门对考生户籍信息进行审核。确认点审核通过并且户籍审核通过后,考生资格审核才为通过。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未完成网上缴费的考生报名无效。

     四、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云南中医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2年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一览表

层次

专业名称

学习形式

学制

科类名称

考试科目

高起专

中医学

业余

3

中西医类(理)

语文、数学(理)、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护理

业余

3

药学

业余

3

理工类

中药学

业余

3

高起本

中药学

业余

5

中西医类(文)

语文、数学(文)、英语、史地(历史、地理)

药学

业余

5

理工类

语文、数学(理)、英语、理化(物理、化学)

护理学

业余

5

中西医类(理)

专升本

针灸推拿学

业余

3

中医类

政治、英语、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医学

业余

3

中药学

业余

3

文史类

傣医学

业余

3

医学类

政治、英语、医学综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业余

3

康复治疗学

业余

3

护理学

业余

3

药学

业余

3

经济管理类

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五、考试时间:2022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6日举行。

  六、学费标准:按照云南省发改委【云发改(2004)536号】文件,学费标准为2400元/生·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我校提供的缴费方式自行上网缴费。

  七、录取方式及入学时间: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成绩达到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划定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我校按当年的招生计划进行优先录取。入学时间在次年3月,具体时间以我校通知为准。凡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被录取者,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入学资格;情节恶劣者提请有关部门追究责任。